【秋冬養生】羊腩屬大補宜慎吃 中醫師推薦兩款老少咸宜補身湯水【內附食譜】

健康資訊

發布時間: 2023/01/02 14:06

最後更新: 2023/01/02 14:09

分享:

分享:

建議將煲湯時間減少至約一小時,免得愈煲愈燥。(iStock)

近日寒風刺骨,若要暖身禦寒,食得溫飽滿足之餘,也可適當進補。註冊中醫師黎桂珊指,在中醫的角度,進補是以「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」的概念為主,現刻正是人體進補的最好時節。

講起進補,不少人將之跟參茸補品劃上等號,黎桂珊醫師指觀念是不對的。「補品有分補陽或補陰,但坊間好多人以為進補只是補陽,如鹿尾巴、鹿茸、人參等,這些是大補大燥、熱氣的東西。」

養陰主要是食補

進補要基於「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」的概念。簡單來說,養生是維持身體健康,而養陽不一定從飲食着手。黎醫師說:「陽可以視作能量,有活力的特徵,令人保持活力。做多些運動,促進血液循環,令身體的血氣行得更順。」進行氣功、健康舞等運動都算是養陽。

羊腩煲屬於大補之物,不宜進食過多。(iStock)

養陰則主要是食補,可多食用滋陰潤燥食物,如百合、雪耳、冰糖、燕窩和花膠等,減少口乾和熱氣的情況。「一般女士補陰,多數是補肝腎,可多食龍眼肉、杞子、紅棗等。」同時要確保睡眠充足,基於秋冬日照時間較短,宜早睡晚起,比春夏多睡一、兩小時,以保護陽氣。

黎醫師提醒,補陰過度有可能消化不良,因花膠等都是較難消化的食物,若過量進食有機會引起不適。「另外,燕窩、花膠等來自動物的食材要小心食用,特別是原本有子宮肌瘤、乳房纖維瘤等人士就不宜食用。」曾有女患者自覺身體很虛,每星期飲2至3次花膠湯,在半年後做婦科檢查時,竟發現子宮肌瘤變大。

分清大補和小補

小補和大補也要分清楚,小補是指食用相宜食物改善體質,可每天進行。黎醫師說:「小補並不是指營養補充品,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食用對身體較為健康的食物。屬於植物果實的淮山、杞子、龍眼肉等可補氣血,食多了也無壞。」就如有意粉和飯選擇,想補氣的則選米飯較佳。

大補則是指藥材湯、海味湯等,如用鮑魚、蠔豉、花膠煲湯等。至於冬日很受歡迎的羊腩煲也是大補之物,對補陽氣很厲害。曾有患者平日煙酒多、臉龐泛紅、血壓不穩定,有次食完羊腩煲後,又再食用很養陽的補品,太過行氣活血,以致中風入了急症室。「這些大補的湯類,每星期最多一次,女士行經期間更不宜進補。」

無論中西醫均指老火湯並不健康,但基於飲食習慣,要戒掉確實很難,黎醫師建議減少煲湯時間,如西洋菜豬骨湯煲約一小時已足夠,免得愈煲愈燥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2

進補需根據體質

「體質不同都有不同進補方法,久病、虛弱、產後、重病初癒、老人等都需要進補,但補的程度、進補方法都有不同。」黎醫師強調,在中醫角度,體質不單只分熱底、寒底,而是有數十種之分,不同體質都有不同的進補方式,一定要個別諮詢醫生,不能隨便亂進補。就如有位40歲高血壓女士,根據她體質,有些補氣食物如淮山、太子參等可以進食,但花旗參、北芪等藥材類則不宜食用。

不少人認為年紀大便需要多進補,黎醫師認為這要視乎身體狀況而定,如三十多歲已出現腰痠、夜尿等等虛損症狀,便需要進補;有些七十多歲老人家,腰骨健壯、健步如飛等,則未必需要進補。而正常的小朋友是不需要進補,免得影響發育,除非是久病,如哮喘、氣管敏感等肺較弱者,就可能需要在中醫指導下根據體質去進補。

一般而言,女士有氣血虛弱的狀況,在冬日時手腳冰冷情況更嚴重,黎醫師建議可從食療着手,如羊腩煲,平日亦可食紅棗、杞子、龍眼肉等,用作煲湯或焗水飲亦可。至於常見的滴雞精也算是補品的一種,以補氣為主,適合氣虛人士食用,但陰虛人士則會上火。

至於煙酒應酬多、睡眠不足的男士,體質多數虛火重,即虛中帶熱氣,胡亂進補會易上火不舒服,如食煎炸辣食物容易喉嚨痛、頭痛等,建議多食滋陰的雪耳、百合等。

老少適宜補身湯水推介

淮山栗子雞湯(養氣活血)

材料:淮山2両、栗子2両、生薑3片、蜜棗2粒、雞肉6両。

製作方法:

1.先把雞胸肉汆水。

2.將所有材料加入水中,大火煲滾後,轉細火再煲一個半小時。

麥冬雪梨素湯(滋陰養肺)

材料:麥冬5錢、雪梨4個、無花果乾4粒、南北杏5錢。

製作方法:

1.將麥冬、無花果及南北杏浸洗瀝乾備用。將雪梨去芯切件。

2.將雪梨、麥冬、無花果及南北杏,以適量水用中火煮滾。

3.轉至中小火,蓋上鍋蓋,煮一小時,即成。

記者:劉妙賢